阅读历史 |

7 “欢迎回来”(2 / 7)

加入书签

子似的,急不暇择地将被子拉到头顶上。

或许是累得狠了,何应悟一挨着枕头就睡沉了过去,徒留谈嘉山在漆黑一片的房间里瞪着天花板,失眠了一整晚。

以至于第二天看到与往常一样傻乐的何应悟,谈嘉山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但再怎么不自在也只能受着。

谈嘉山总不好跑去和何应悟掰扯,苦口婆心讲一堆诸如“昨晚玩鸟玩得很好,以后不要再玩了”的这种话吧。

退一万步说,人家跑洗手间里自我纾解本就是为了不打扰他人,反倒是谈嘉山这个偷偷摸摸看完全程的观众理亏。

要怪,也只能怪这酒店设计得不够人性。

“别碰我!”顾不得被座位头枕撞得钝痛的后脑勺,谈嘉山仓皇拉开与何应悟的距离。

或许是担心自己反应过度叫对方起疑,他又强行找补道:“……你刚吃完饭没洗手。”

“哦,对。”何应悟这才想起对方那爱干净的臭毛病,老老实实将手收了回来,但嘴还是闲不住,“飞机餐不合胃口吗?我看你都没怎么吃。”

饱受昨夜失眠折磨的谈嘉山没什么胃口,他推开小桌板上的航空餐,悻悻道:“我吃饱了。”

“还有这么多呢,好浪费……我吃掉吧。”

不等谈嘉山搭茬,何应悟便当即把饭盒端了过来,风卷残云般的刮了个干净。

吃吧,吃吧,孩子能吃是福。

谈嘉山生硬地扭头去看窗外的云层,强迫自己不去回想何应悟叼着的那把塑料勺子自己刚刚用过这一事实。

有过两次虽波折不断、但结束得还算美满的评审经历后,何应悟终于成功进入试用期考核的最后一个阶段——进阶集训。

与何应悟同批入职的大约有十二三号人,头两次的评审观察时期便淘汰了一大半倒霉蛋,等到集训正式开始时,滇省本部的培训教室里只剩下了五个座位。

成为一名优秀的评审员需要多年的行业经验浸润,并在长久以往的试菜经历中习得不俗的品味,才能刨除自身喜好等主观因素,成为一名标准客观的评分者。

《炊金馔玉》的基层队伍中,不乏类似何应悟这种有天赋、但缺乏餐饮阅历的的跨行业小白;但更多则是在原有领域有一定成就,但对评审程序与笔记撰写方面一窍不通的偏科职工。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实习生们将暂时与各自的老师分开,接受高强度的知识灌输与惨无人道的味觉洗礼。

何应悟虽然没有谈嘉山的私人联络方式,但这并不妨碍他把工作软件当成聊天app,每天给在天南地北出差的谈老师汇报每日学习进度。

一开始何应悟还有些束手束脚,发消息前的文字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总担心自己发消息的时机不对,打扰到对方工作。

可谈嘉山比他想象中的要耐心多了,不管何应悟发来什么没营养的东西,得了空便会顺手回上两句——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谈老师,我们今天下午试吃奶酪!

「+3」:试试蓝纹那款。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好~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吃到一半发现这款里面有霉菌!原来蓝纹是这个意思啊啊啊啊!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是汗脚的臭袜子在生锈的菜刀上面放了一个月再泡进腐乳汁里腌制半年后和臭豆腐汁一起度过七年之痒的味道!呕!!!

「+3」:令人震撼的文化水平。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居然还有化妆课……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图片]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我画得怎么样?

「+3」:我觉得你应该赔我点钱。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试吃了二十种酱油和十七种醋……

「+3」:一肚子墨水,不愧是高材生。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不想和你说话了

「+3」:给你寄特产,吃吗?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吃!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今天是皮蛋专场,我记得谈老师你挺爱吃皮蛋的……猜猜我今天吃到了什么震撼人心的东西?

「+3」:不猜。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酸奶拌皮蛋!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皮蛋雪梨肉饼汤!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番茄炒皮蛋!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榴莲皮蛋手抓饼!

「+3」:带着你的皮蛋滚出我的手机。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谈老师,你在龙城站下车吗?

「+3」:?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转头!我看到你了!

「是鹦鹉不是绿毛鸡」:这周是日程安排培训,今天要极限转八趟高铁我的天……话说昨天有个学员坐牛车时被颠吐了哈哈哈哈

「+3」:你为什么没吐?

「是鹦鹉不是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